近日,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落。不少人抱怨为何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却不跟进下调?我们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得到的答复是:根据我国现行的国内油价订价机制,国内油价暂时不会下调。然而,如果国际油价未来持续走低,不排除未来某个时间调低国内油价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有专家再次指出,应该对目前国内油价机制尽快进行改革和完善。
国际油价10天暴跌12%
野马般奔腾的国际油价,终于出现了止涨下滑的势头。
进入中国农历鸡年以来,国际油价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一路持续走高,屡次让市场人士跌破眼镜,刷新历史*高纪录。4月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原油期货价格甚至达到了58.28美元每桶,创造了人类利用石油为能源以来的*高价格水平。
然而,4月4日以来,国际油价出现连续下滑,到当周末的4月8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53.32美元,5天内下跌了近5美元,跌幅接近10%。上周,国际油价继续走低,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15日收盘时,其5月原油期货价格仅为每桶51.13美元,比*高的每桶58.22美元下跌了12.26%。
国际油价的连续两周走低,引发了人们对国内油价是否跟进下跌的疑问。
消费者抱怨国内油品没有相应降价
北京出租汽车司机老张*近做了个重大的决定:在其与原出租车公司合同到期后,没有继续与公司续签合同,而是花5万多元买了台“美日”小汽车,在石景山某居民小区门口“趴活”,做起了“黑车”生意。
“自从油价上涨以后,我们的支出增加了,份钱没减少;我原来(开出租)的时候一天干14个小时,一个月能挣2000多就算不错了。现在,我一天也就干个10个小时不到,稳稳每天挣个百十元。只要躲着城管和交警,多自在啊。”4月15日,老张在车上聊了起来,他问道,“我从广播上
听说,咱们实行的油价机制与国际接轨,可据说国际油价已经跌了一星期了,咋国内也不跟人家接轨,跟着降价呢?”近年来,由于油价的持续上涨,很多中国人的生活由于用油支出的增加而为之改变。近日来,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有许多人像老张一样抱怨我国为何不跟着调低国内油价。有人还提出:国际油价涨的时候我们跟着涨,国际油价跌的时候我们却不跟着跌,这对消费者来说,太不公平了。
专家:短期国际油价下调,不至拉下国内油价
就读者提到的油价是否下调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石化董秘局一位官员。这位官员说,他完全理解广大消费者期待油价下跌的心情。然而,油价调整决定权在国家发改委;而且,根据我国现在的油价机制,国家*近不大可能跟着调低国内油价。
这位官员说,我国实行的是与国际接轨的油价机制,3月23日,国家发改委据此上调了国内汽油的零售和批发价格,但是没有上调柴油的市场价格。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了与国际接轨的定价办法。具体地说,就是根据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为依据,并权衡市场情况具体制定国内成品油的批发价(即炼油厂出厂价)和零售价,由国家发改委公布实行。
从调价的时机上来说,在2001年以前,是国家计委根据上月国际市场油价水平,定期公布国内市场油价;此后,为了使油价机制更加灵活,并避免油价波动过于频繁,改为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市场情况,并结合国内各方面情况,“适时”调整国内油价。而且,2001年10月原国家计委发布的《关于完善石油定价机制相关办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短期上涨时不上涨,而在国际油价下降时不降或少降”。这说明,根据现行的定价机制,不可能因为短短一两周的国际油价波动,就调整国内油价。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即使国际油价大幅起伏,国家发改委调整油价的时间间隔,一般都在一个季度以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月以内调整两次成品油价的情况。
那么,此次国内国内油价何时可能下调呢?这位官员告诉我们,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目前的与国际接轨是“涨”的时候接轨,跌的时候不接轨,只涨不跌。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国家曾经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多次下调国内油价。如2003年5月10日,就将国内成品油价下调,其中90号汽油降至每公升2.63元,93号汽油降至每公升2.81元,而现在的93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公升3.96元。
对于未来油价走势,这位官员说,预测油价本身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根据多个国际权威能源机构的预测,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国际油价仍然将在50美元每桶的高位运行,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这个预测属实的话,那么预计国内市场油价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然而,由于油价问题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预测性”,也不排除出现未来实际油价走势让大家再次“跌破眼镜”,继续走低的局面。那时,国家自然会相应调低国内油价。不过其时间难以预料。
完善油价机制发改委等正在制订措施
虽然根据“机制”国内油价可以不下调,但是,一些专家却对现行的油价机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应该进一步改革我国油价定价机制,更多考虑消费者和弱势群体的利益,更多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长期关注油价问题的中共中央党校刘学侠博士说,现行的油价机制经常将政府价格决策部门置于两难的尴尬境地。也就是说,在国际油价高涨的时候,如果根据机制相应及时调整价格,就会受到消费者的抱怨,而且影响相关行业的正常发展;如果不根据这个机制调整价格,我国两大石油公司就会出现购销倒挂,导致市场紧张。
所谓“体制性油荒”也是这种机制的后果之一。由于国内调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走势,那么市场专业人士可以预见到未来国内油价涨跌趋势,这样提前囤积就是显而易见的选择。这种滞后性和可预期性,使国家利用价格杠杆调控石油供求的手段失灵,人为地制造了市场紧张,是我国数次出现所谓“油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如果国家顾忌到种种因素在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没有调高国内油价,那么在国内石油企业的炼油和销售系统就会出现购销价格倒挂和帐面亏损,严重影响这两个环节经营者的正常经营的积极性,因而不积极加工原油,不积极销售成品油在基层部门就广泛存在,这也进一步抽紧了国内市场油品供给,推动国内油品尤其是柴油供应紧张。
目前,国家没有调整按照“机制”本应调整的柴油价格,柴油市场已经出现了紧张的苗头。为了及早将这种紧张化解在萌芽状态,我国*重要的成品油供应商中石化已经采取了限量供应柴油和取消汽油票保值等措施,而且要求各部门全力保市场正常供应。当然,*近两周的国际油价下跌,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柴油紧张的压力。
另据了解,我国油价机制的上述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正在紧密配合,制定进一步改革的具体方案。据消息人士透露,多种“大胆”的构想都在考虑之列。然而专家指出,现行油价机制是我国现行石油工业体制的有机一环,如果不改革现在石油工业体制,包括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市场准入体制,投资和管理体制,寡头垄断的公司体制等等,就难以真正理顺油价机制。到2006年,我国将对外资完全放开国内成品油市场。设计出一个既有利于壮大我国石油企业实力,使其从容与国外石油巨头竞争,又能搞活国内石油市场,又能尽量照顾广大普通消费者和弱势群体的利益的价格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无疑需要决策者的大智慧,出大动作。